11月23日下午3点,应社会学系邀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王勋教授来到新黄金城集团1701vip,为我系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文化自觉与自觉文化:费孝通先生社会调查实践与启示”的讲座,讲座由向德平教授主持,我系本科生、研究生均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向德平教授介绍了王勋教授的经历,并对他的来访表示欢迎。王勋教授则表达了对新黄金城集团1701vip演讲邀请的感谢,讲述了和向老师的渊源。
王勋教授的演讲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费孝通先生的生平,费先生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
首先,王勋教授介绍了费先生的生平。他以一首诗概括费先生的生平经历,然后从家庭背景、就学情况、瑶山调查、江村调查、留学英伦、学成归国、投身民盟、因言获罪、群学再建、一介书生几个阶段对费先生的生平展开描述。
之后,王勋教授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费先生与“文化自觉”的关系。王勋教授先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文化自觉”的文献,指出其中的三点不足:第一、对“文化自觉”思想与实践及其关系缺少系统的梳理;第二、只关注费先生晚年的研究;第三、忽视实践。接着,他从文化差异性、文化整体性、文化多元性、文化相同性四个方面对费先生的“文化自觉”研究展开描述,提出大瑶山调查是费先生长达75年学术生涯的起点。然后,他阐述了费先生“文化自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他认为,费先生在以下方面体现了 “文化自觉”思想:第一、坚持“文化自觉”的研究立场。费先生从云南三村的调查开始,就坚持自觉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立场。第二、采用文化形态分类的研究方式。费先生认为千千万万的农村不是千篇一律也不是千变万化,可以抓出若干类型或模式,提出类型比较法。第三、对文化体系的概括。费先生认为文化体系是包含在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提出的乡土中国文化是对中国农业社会文化的概括和总结。第四、“文化自觉”的目的是达到文化的调试与重建,社会学家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第五、“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是来自于“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现代中国人能不能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这一问题。第六、“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圈中的人们对其所处圈子的文化有一定的 “自知之明”。第七、“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第八、“文化自觉”的最终目标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随后,王勋教授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费先生在“文化自觉”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上的研究,如提倡经世致用、致力于研究中国社会及变迁、从中国社会汲取知识的养料、开展实地社区研究、创造中国特色的概念、讲好中国的故事、兼顾中国化与国际化等。
王勋教授提出费先生是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典范,同时,他认为“文化自觉”在内部难以实现,必须与外部进行交流。最后,王勋教授表达了对我系学生殷切的期望。
向德平教授总结了王勋教授的演讲,对王勋教授的来访表示感谢,并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演讲内容展开热烈的发言,王勋教授都给予生动的回答。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据悉,此次王勋教授来访,为期一周,期间为我系博士研究生讲授《组织理论》课程,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